行业动态 |
来源:上海大众搬场物流有限公司 时间:2017-08-13 查看次数:
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北京城,搬家这种体力活还不兴“花钱买服务”,都是靠发动亲朋好友来帮忙。那时候,人们多住在单位大院或者平房小院,街坊四邻低头不见抬头见,彼此非常熟悉,听说谁要搬家,也都乐于去搭把手,尤其是那些住在胡同里的居民,假如有一家搬家,全院都会跟着忙活。不过,无论哪家搬,都得从头累到尾,没跑儿。
#p#分页标题#e#在这种大背景下,搬家公司应运而生。1988年2月11日,本报在头版中心区位置以《解决居民“搬家难” 利康搬家公司明起营业》为题,报道了本市首个搬家公司营业的消息。文中写道,只要与这家公司电话预约,公司就会事先派人送去“搬家箱”,然后按约定时间派车、派人,一次搬清。而且,这家公司制定了较低的收费标准,一般住两居室的居民,在城近郊七个区内搬迁,收费不超过150元。
尽管当时搬家公司尚未出现,但这项社会需求已日益强烈。1985年4月6日,本报驻东京记者以《搬家公司——安全迅速》为题,通过“日本服务行业见闻”的形式,报道了日本“搬家中心”提供搬家服务的消息,让北京的老百姓知道,原来搬家也可以不费事儿。
托关系借了两辆130
当时,一些单位对于职工搬家会酌情予以照顾,比如派车、派人手帮忙,还有的人是自己托关系,从自己或别的单位借车使用。但是,能找到车用来搬家的人毕竟是少数,更多的家庭享受不到这种“福利”。
老舍夫人胡絜青和利康搬家公司是好朋友,他们的友情就是通过搬家建立起来的。
1982年8月28日,《北京日报》2版。北京的楼房越盖越多,但搬家爬楼实在不方便。市场上出售一种爬楼小车,帮助居民解决难题。
查看老报纸后不难发现,在那个年代,三轮车是京城老百姓搬家的最重要运输工具。本报1962年9月6日二版曾刊登文章《关于三轮车》,里面提到,在街头,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拉着家具的三轮车在面前驶过。一般来说,不是特别笨重的物件,不管形状、体积如何,三轮车总是有办法运走的。当时,住户搬家,东西比较多,若用大汽车拉,运价较高,不太经济;换成出租汽车,有些问题也是解决不了的。相比之下,被誉为“三大件”之一的自行车反而没那么重要,毕竟,自行车只能运些零碎的小东西。
第四次搬家
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,京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慢慢提高,家里的物件儿也越来越丰富,像冰箱、电视、洗衣机这些大件儿,都慢慢进入普通家庭,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奢侈品,这却给搬家运输增添了不少麻烦。
▲2001年1月12日,《北京日报》5版
1952年10月28日,《北京日报》3版。诗歌《搬家住新房》,形象描述了当年人们欢天喜地搬家的情景,也能看出那会儿搬家主要靠自己和亲朋好友。
第二次搬家
卢女士口述:住房改革,单位早已不分房,为了提升居住质量,2010年在丰台区买了商品房,以前90多平方米的小三居换成了125平方米的带有双卫的大三居。最为方便的是,这回搬家,不但可以找搬家公司,连保洁、扔破烂都有“一条龙”服务,越来越省心了。
她家的藏书多,字画多,还有许多古玩、工艺品、盆栽鲜花及大小家具等,搬起来格外费力。搬家工人小心翼翼,大包小包一件件打理好,整整忙活了一天。不管女主人怎样热情地端茶递烟,他们却茶没喝一口,烟没抽一支。结账时,胡絜青过意不去,一定要多付100元,搬家工人坚决不收,感动得她当即挥毫题写了一副对子:春风送暖搬家赖利康,大地回春奋志正民俗。
2001年1月12日,本报5版刊登了一篇有意思的报道,说的是收废品的破烂王因越来越多的人搬家而致富的事儿。文中这样写道——这几年,北京因为拆迁、购房等原因而乔迁新居的人多了起来。据统计,1990年至1999年,北京市仅危改拆迁户即达20万户,而2000年仅“两广路”就危改拆迁了9000户。喜获乔迁,新居装修一新,很多家庭的想法是,把原有的旧家具、电器处理掉。大量的旧家具、电器需要出路,收购旧家具、电器的买卖便日益开始涨行市。
瞧,搬家搬出了大行业。
▲1998年6月10日,《北京日报》1版
一个电话,搬家公司来搞定
后来,“开荒”保洁也成为打个电话就能上门服务的行当。本报2014年4月15日的报道《“开荒”保洁:4小时干一天的活儿》中提到,“开荒”保洁工人在互联网上可以轻易找到,这些工人受聘于不同的保洁公司,一位保洁工还可以同时受聘于几家保洁公司。“我们就是按照单子干活,好多保洁公司都有我的电话,我看时间、地点合适就去干。”一位从事“开荒”保洁的工人坦言。
进入新世纪,搬家公司已经非常普及,而伴随着拆迁脚步的加快以及人们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日益迫切,与搬家配套的服务也一步步跟了上来。
事实上,自利康搬家公司成立之后,各类搬家公司也相继出现,截至1998年,全北京已有搬家公司200多家,搬家车辆约1200部,按每天出车1000辆、每天一辆车搬一户计算,一年就能搬36万户。
卢女士口述:成家立业,单位也给分了一间小平房。1986年,住房条件改善,从西直门搬到昔日的宣武区下斜街,一间小平房换成了两居室。搬家路程不近,孩子又小,实在不方便,于是托关系借了两辆130,床、箱子、大衣柜、煤气罐什么的,一趟齐活。当然,搬还得靠自己,为此,特意从亲戚家请了两位“壮劳力”。
卢女士口述:1990年,一家人从老宣武搬到海淀区厂洼地区一小区,两居室变成了三居室。房子越住越大,搬家的方式也在改变,这不,给搬家公司打一个电话,一切就轻松搞定了。
据本报报道,那一年,写有利康搬家公司的130汽车出现在北京街头,当年便为近1万户市民解决了乔迁之忧。而本报1998年6月10日头版刊登的报道《要搬家找利康》显示:从1988年到1998年的十年内,利康搬家公司共为50万户居民搬了家,这家公司也从一个最初只有两辆130汽车、8个人的小公司发展成为拥有专业车辆120部、近千名员工、总资产2000万元的中型企业了。
胡絜青送利康职工对子
▼2011年7月1日,《北京日报》12版。房山区拱辰街道一至五街“棚户区”改造工程三街楸树家园项目竣工,402户居民拿到钥匙喜迁新居。
冯文冈/摄
▼1990年1月1日,《北京日报》1版
1991年1月12日,《北京日报》1版
▲1958年4月8日,《北京日报》2版
搬家保洁“一条龙”
本报1958年4月8日曾刊登文章《一家事全院忙》,文中提到,家住西单区皮库胡同三十四号的张老太太要搬家,和她住同一个院的邻居们都来帮着整理东西、搬零星物件、抬大件,顷刻之间,三轮车座位上下都填满了东西,从早晨9点直到下午4点半,三轮车从皮库胡同到大沙果胡同往返了六七趟,大家一直帮忙装卸、抬搬,好不容易搬完了。
本版文字:贾晓燕 历史资料:北京日报图文数据库
最初利康搬家公司是没有做过广告的,可他们的客户源源不断。作家刘心武在“利康”为他搬家后,在回执单上写了一句话:“要搬家,找利康”。没想到这句话在京城不胫而走,成了该公司的一句最响亮的广告语。再后来,这句话不仅仅是句广告语,也成了京城百姓生活中的一个选择。
时至今日,,搬家公司已从最初的新鲜事物,成为一种有规模的服务行业,几乎每个家庭搬家都要找搬家公司,人们再也不必麻烦亲朋好友上门帮忙,更不用怕欠人情在搬完家当天强打精神请客吃饭了。连大学生们也看中这种方式,将其纳入参与社会实践的项目。本报1990年1月1日头版,就以《大学生搬家队》为题,报道了中国地质大学学生为教授搬家的事,用学生发起人的话说:“搬家活动像一扇窗口,使我们更多地了解了老师、了解了社会。”
第三次搬家
手推车一趟一趟运
上世纪80年代末、90年代初,本市住宅建设进入高潮,,每年都要建成500万平方米的住宅,每年都要有10多万户居民迁入新居,搬家成为京城特有的一道风景。
第一次搬家
陈艳军/摄
1959年4月5日,二龙路邻里服务所人员在为居民搬家。
▲1980年8月24日,《北京日报》1版
为给居民搬家提供便利,工商部门开始给个体三轮车工颁发营业执照。本报1980年8月24日头版曾刊发文章《为群众运家具、搬家等送方便 36名个体三轮车工领到营业执照》,报道了东城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给本市第一批36名个体三轮车工发营业执照的新闻。因为历史原因被砍掉的个体三轮车工重新回归,他们被安排在东华门、东单、北新桥、和平里四个站上,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运价收费,从事货运业务,这样,既方便了群众,又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和生活困难,国家还增加了税收。
原标题:老北京的搬家故事
卢女士口述:小时候跟父母住在海淀区的一个大院里,第一次搬家是上初中那年,从筒子楼搬进单元楼。那年,父母从单位食堂锅炉房借了辆拉煤的手推车,和自行车一起,大包小包一趟一趟地运。搬的时候主要靠家里人,当然也有热心的邻居来帮忙,一天下来,累个贼死。
刘心武为利康“写”广告语
第二次搬家
春暖花开喜事多,搬家算一桩。早些年,搬家麻烦又费劲,人们想想就头疼,好在后来有了搬家公司,打个电话,便能轻松搞定,再不用欠亲朋好友的人情。74岁老北京卢女士的四次搬家,记录了这个变化过程。